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设计技术机原理
技术特征:
1.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设置有四个,相邻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加固杆(6),加固杆(6)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且加固杆(6)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7),且万向轮(7)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电箱(8),电箱(8)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9),电机箱(9)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杆(4)远离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1.本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部件标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等行业,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它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线需要。
但是,现有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过程中导流板与下部具有较大落差,导致扬尘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过程中导流板与下部具有较大落差,导致扬尘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四个,相邻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且加固杆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电箱,电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与第一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板侧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气缸,且气缸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推块,固定推块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外壁设置有皮带层,所述皮带层的上方设置有双镜面不锈钢层,所述双镜面不锈钢层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道,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电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皮带,所述连接皮带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轮。
6.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与固定推块传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层与双镜面不锈钢层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上端通过固定杆与第二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气缸输出端的气动推杆与固定推块传动连接,一般的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时由于导流板与底部带式输送机落差过大其在落下后会激起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气缸利用其动力带动气动推杆与固定推块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导流板与第一带式输送机之间的落差减小,使其换带过程更加的平滑稳定,从而能够减少换带过程中的扬尘情况,进而方便用户使用。
13.2、通过皮带层与双镜面不锈钢层固定连接,双镜面不锈钢层具有平滑的表面,其能够使输送的物体更容易从导流板处滑下,从而能够适合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中:1、第一带式输送机;2、第二带式输送机;3、导流板;4、固定杆;5、支撑架;6、加固杆;7、万向轮;8、电箱;9、电机箱;10、气缸;11、气动推杆;12、固定推块;13、导流板侧板;14、导流道;15、双镜面不锈钢层;16、皮带层;17、伺服电机;18、连接皮带;19、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设置有四个,相邻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加固杆6,加固杆6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且加固杆6设置有八个,支撑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7,且万向轮7设置有四个,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电箱8,电箱8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9,电机箱9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杆4远离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2,第二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3,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板侧板13,导流板3的下端设置有气缸10,且气缸10设置有两个,气缸10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11,气动推杆11远离气缸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推块12,固定推块12与导流板3固定连接,导流板3的外壁设置有皮带层16,皮带层16的上方设置有双镜面不锈钢层15,双镜面不锈钢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道14,电机箱9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与电机箱9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皮带18,连接皮带18远离伺服电机17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轮19。
21.进一步,气缸10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传动连接,一般的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时由于导流板3与底部带式输送机落差过大其在落下后会激起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气缸10利用其动力带动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导流板3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之间的落差减小,使其换带过程更加的平滑稳定,从而能够减少换带过程中的扬尘情况,进而方便用户使
用。
22.进一步,皮带层16与双镜面不锈钢层15固定连接,双镜面不锈钢层15具有平滑的表面,其能够使输送的物体更容易从导流板3处滑下,从而能够适合用户使用。
23.进一步,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7利用其电动力带动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进行转动,主从而能够为后续的带式输送机运作打下基础。
24.进一步,第一带式输送机1上端通过固定杆4与第二带式输送机2固定连接,利用固定杆4能够将两个带式输送机组合起来,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将物体输送至不同的地方。
25.进一步,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13固定连接,导流板侧板13用来避免物体从两侧滑落的情况发生。
26.工作原理:使用时,气缸10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传动连接,一般的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时由于导流板3与底部带式输送机落差过大其在落下后会激起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气缸10利用其动力带动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导流板3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之间的落差减小,使其换带过程更加的平滑稳定,从而能够减少换带过程中的扬尘情况,进而方便用户使用,皮带层16与双镜面不锈钢层15固定连接,双镜面不锈钢层15具有平滑的表面,其能够使输送的物体更容易从导流板3处滑下,从而能够适合用户使用,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7利用其电动力带动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进行转动,主从而能够为后续的带式输送机运作打下基础,第一带式输送机1上端通过固定杆4与第二带式输送机2固定连接,利用固定杆4能够将两个带式输送机组合起来,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将物体输送至不同的地方,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13固定连接,导流板侧板13用来避免物体从两侧滑落的情况发生。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一端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2),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板侧板(13),所述导流板(3)的下端设置有气缸(10),且气缸(10)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10)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11),所述气动推杆(11)远离气缸(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推块(12),固定推块(12)与导流板(3)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3)的外壁设置有皮带层(16),所述皮带层(16)的上方设置有双镜面不锈钢层(15),所述双镜面不锈钢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道(14),所述电机箱(9)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与电机箱(9)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皮带(18),所述连接皮带(18)远离伺服电机(17)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0)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层(16)与双镜面不锈钢层(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上端通过固定杆(4)与第二带式输送机(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1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涉及带式输送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过程中导流板与下部具有较大落差,导致扬尘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四个,相邻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且加固杆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电箱,电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与第一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
1.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设置有四个,相邻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加固杆(6),加固杆(6)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且加固杆(6)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7),且万向轮(7)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电箱(8),电箱(8)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9),电机箱(9)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杆(4)远离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1.本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部件标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等行业,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它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线需要。
但是,现有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过程中导流板与下部具有较大落差,导致扬尘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过程中导流板与下部具有较大落差,导致扬尘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四个,相邻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且加固杆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电箱,电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与第一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板侧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气缸,且气缸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推块,固定推块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外壁设置有皮带层,所述皮带层的上方设置有双镜面不锈钢层,所述双镜面不锈钢层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道,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电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皮带,所述连接皮带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轮。
6.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与固定推块传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层与双镜面不锈钢层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上端通过固定杆与第二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气缸输出端的气动推杆与固定推块传动连接,一般的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时由于导流板与底部带式输送机落差过大其在落下后会激起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气缸利用其动力带动气动推杆与固定推块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导流板与第一带式输送机之间的落差减小,使其换带过程更加的平滑稳定,从而能够减少换带过程中的扬尘情况,进而方便用户使用。
13.2、通过皮带层与双镜面不锈钢层固定连接,双镜面不锈钢层具有平滑的表面,其能够使输送的物体更容易从导流板处滑下,从而能够适合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中:1、第一带式输送机;2、第二带式输送机;3、导流板;4、固定杆;5、支撑架;6、加固杆;7、万向轮;8、电箱;9、电机箱;10、气缸;11、气动推杆;12、固定推块;13、导流板侧板;14、导流道;15、双镜面不锈钢层;16、皮带层;17、伺服电机;18、连接皮带;19、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设置有四个,相邻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加固杆6,加固杆6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且加固杆6设置有八个,支撑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7,且万向轮7设置有四个,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电箱8,电箱8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9,电机箱9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杆4远离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2,第二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3,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板侧板13,导流板3的下端设置有气缸10,且气缸10设置有两个,气缸10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11,气动推杆11远离气缸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推块12,固定推块12与导流板3固定连接,导流板3的外壁设置有皮带层16,皮带层16的上方设置有双镜面不锈钢层15,双镜面不锈钢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道14,电机箱9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与电机箱9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皮带18,连接皮带18远离伺服电机17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轮19。
21.进一步,气缸10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传动连接,一般的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时由于导流板3与底部带式输送机落差过大其在落下后会激起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气缸10利用其动力带动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导流板3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之间的落差减小,使其换带过程更加的平滑稳定,从而能够减少换带过程中的扬尘情况,进而方便用户使
用。
22.进一步,皮带层16与双镜面不锈钢层15固定连接,双镜面不锈钢层15具有平滑的表面,其能够使输送的物体更容易从导流板3处滑下,从而能够适合用户使用。
23.进一步,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7利用其电动力带动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进行转动,主从而能够为后续的带式输送机运作打下基础。
24.进一步,第一带式输送机1上端通过固定杆4与第二带式输送机2固定连接,利用固定杆4能够将两个带式输送机组合起来,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将物体输送至不同的地方。
25.进一步,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13固定连接,导流板侧板13用来避免物体从两侧滑落的情况发生。
26.工作原理:使用时,气缸10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传动连接,一般的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时由于导流板3与底部带式输送机落差过大其在落下后会激起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而气缸10利用其动力带动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导流板3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之间的落差减小,使其换带过程更加的平滑稳定,从而能够减少换带过程中的扬尘情况,进而方便用户使用,皮带层16与双镜面不锈钢层15固定连接,双镜面不锈钢层15具有平滑的表面,其能够使输送的物体更容易从导流板3处滑下,从而能够适合用户使用,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7利用其电动力带动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进行转动,主从而能够为后续的带式输送机运作打下基础,第一带式输送机1上端通过固定杆4与第二带式输送机2固定连接,利用固定杆4能够将两个带式输送机组合起来,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将物体输送至不同的地方,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13固定连接,导流板侧板13用来避免物体从两侧滑落的情况发生。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一端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2),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板侧板(13),所述导流板(3)的下端设置有气缸(10),且气缸(10)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10)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11),所述气动推杆(11)远离气缸(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推块(12),固定推块(12)与导流板(3)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3)的外壁设置有皮带层(16),所述皮带层(16)的上方设置有双镜面不锈钢层(15),所述双镜面不锈钢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道(14),所述电机箱(9)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与电机箱(9)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皮带(18),所述连接皮带(18)远离伺服电机(17)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0)的输出端通过气动推杆(11)与固定推块(1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层(16)与双镜面不锈钢层(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皮带(18)与主动轮(19)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上端通过固定杆(4)与第二带式输送机(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两侧的外壁均与导流板侧板(1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带式输送机换带处防尘装置,涉及带式输送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双层带式输送机在换带过程中导流板与下部具有较大落差,导致扬尘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四个,相邻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且加固杆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电箱,电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与第一带式输送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
下一篇:板喂机防漏结构技术特征及实用要求